服务热线:
0558-8880120
专家一览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中心 > 专家一览

人才专访 | 亳州骨科医院中医康复科王全利主任!

来源:本站 最后更新:2024-01-27 08:17:33 作者:佚名 浏览:619次

 

王全利

中医康复科副主任

 

王全利,中医康复科副主任,毕业于陕西外经学院临床医学系。曾任安徽省疼痛医学会委员,亳州市康复委员会委员,曾进修于安医疼痛科,长春英平风湿医院。

擅长:诊治急慢性颈、肩、腰腿疼,风湿、类风湿、强直性脊柱炎,对骨科术后康复有丰富的经验。掌握中药内服、蜂毒注射疗法、三氧自体血回输、英平风湿物理四联外治、射频微创、针刀等技术。从医20年,累计诊治患者数万人。

 
问:王主任,请问康复是什么?

提起康复大家会认为:“康复不就是锻炼,按摩”,其实不然,康复是什么?总体来讲,康复是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注,不仅仅只是身体,还包括心理,我们面对一个需要康复的患者,首先要做到的是如何恢复他的生理功能,其次是让他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,近些年,随着大众对于康复的关注逐步提高,康复理念和康复价值是我们要去呼吁和倡导的。

 
问:作为一名康复科医生,康复需要具备哪些特质?

做一名康复科医生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对于多数需要康复的患者来说,他们功能障碍的恢复需要的时间并不是一天两天,一年两年,而可能是一辈子。做康复,首先肯定要有爱心,没有爱心是做不下去的;第二个是要细心,愿意把一件小事仔仔细细做好;第三个是耐心,就像我们常说的,一次康复一定要把时间做够,耐心去做,不能马虎。其实这些说起来都很容易,做起来没这么简单的。

 
问:在您从医的这些年中,遇到患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

有一天我在门诊,一位女儿推着轮椅上的老父亲来到我的诊室,听患者女儿讲,她的父亲因患有脑出血留下后遗症,导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,她觉得老父亲的病不一定能治得好,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咨询一下,再加上老人脾气不好,不愿意锻炼,也不配合医生治疗,看到和听到患者的情况,我做了初步的诊断,患者的情况不复杂,只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康复出院,患者的女儿比较担忧。我说:“不用担心,大爷的这个情况治疗起来不复杂,只要您不放弃,刘大爷的病我一定能给治好”,患者及患者家属听到这时就非常的激动说:“我们一定好好配合”,大爷也不是不愿意治疗,主要是不想给子女们添麻烦,我看出了他的担心并且语重心长的说:“只有您康复了,才是对子女们最大的帮助”,加班给患者做了一套完整的康复治疗训练计划,并安排患者办理住院,有了家属和患者的支持,治疗工作也就自然而然的顺利开展。住院期间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到大爷床前,询问一下恢复的情况,看到大爷在康复训练大厅锻炼的时候,也会指导一些细节动作,观察病情恢复情况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大爷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恢复,现在行动自如,出院的一天,大爷还紧握着我的手说:“太感谢您了,没想到我还能和正常人一样走路”。其实能够让每一位患者顺利出院,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,也是我们做医生最幸福的事情。

问:在医院工作这些年,您对康复这一领域的感悟是什么?

感悟谈不上,人的一生因为意外和病痛而丧失身体功能,其实是一件挺让人难受的事情。原本可以正常走路的人没法走路,只能依靠拐杖;原本可以拿筷子吃饭,因为功能受损不能握筷,原来耳聪目明看起来精气神很好的人却因疾病不能自理…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中医康复科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尽量恢复身体功能,让他们最大程度地摆脱病痛,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去,让他们生活更有质量,更有尊严。这些年随着对康复的深入学习和实践,我发现康复并不仅仅局限于骨伤康复这一个单一的领域,还涉及慢病管理、亚健康管理等,是一门聚合了神经学、老年病学、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学科。技术上不但要追求精益求精,服务上也要追求全心全意,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,我们要一如既往秉承医者初心,潜心医术提升,为患者早日康复做不懈努力,团队合作至关重要,加强人才培养、细化学科建设,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,我们就应该多学习,学以致用,引进新设备,组织科室人员培训学习,从医之路任重道远,尽管艰难,也要砥砺前行。

地       址:亳州市高新区汤王大道2366号(亳州学院南500米)
24小时急诊急救电话:0558-8880120     24小时咨询投诉:19339101582    普惠体检中心:0558-5520830  
乘车路线:1、乘坐103路(原D1)公交车至(亳州骨科医院西站)下车即到。103路(原D1)首末站【火车站广场——林拥城1号门】。2、乘坐113路公交车至(亳州骨科医院北站)下车即到。113路首末站【(第一小学——客运北站)】

皖ICP备19014198号-1

访问统计:2911378次